2010/02/05 外婆又帶著外孫回診 打完疫苗來 5k 集奶室拍下一串影片 其中這段是母奶媽媽的感言
ㄟ 我覺得這位媽媽真適合當老師 大家聽聽我們有趣的對話 http://willow1992.pixnet.net/album/video/34697672
桃園衛生局近來在籌劃--- 如何成立母乳成長或支持團體的行動 希望母乳媽媽們也來給些意見
我個人有以下想法:
1.誠如影片中媽媽所言,餵母乳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能在產後才來學習所有的知識技能。
2.要成立支持團體前,必須先有成長團體。成長團體的帶領者,可以是有經驗的母乳媽媽,帶著產前或預備懷孕的婦女每個月舉辦母乳聚會,每次都有個主題與分享。
3.泌乳諮詢顧問或母乳指導專家是母乳成長團體的精神領袖,需具備有正確的資訊來源。不必是全能,但最好有許多智囊團可以討論母乳相關問題。
4.母乳志工媽媽的人格特質是維持團體是否可以繼續發展下去的要素,需要有五六位熱心及有辦事能力的媽媽負責成長團體的活動聯絡事宜,大家輪流做才不會累壞一個人。
5.想要成長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與正在哺乳婦女的生活。可以到病房隨護理人員學習如何協助新手媽媽餵母奶,病室探訪需要幫忙的產婦,由基本簡單的協助開始,就像大專志工病室服務,但需在協助哺乳技能上被訓練過。
以下是母奶媽媽們的感想回應
給三娃的媽:
其實母奶沒有夠不夠的問題
這是很多人的誤解
如果您的孩子喝的多 您就分泌的多
若喝的少 泌乳自然就少
如果漸漸越喝越少 那就是他自己決定要離乳了
至於離乳後 要不要喝牛奶 也是看小孩
很多人羨慕別人 哇 一次擠三百CC
其實養個食量大的奶娃 媽媽是很辛苦的
漲奶的次數多 夜奶次數也多
目前我家弟弟夜奶的次數終於少了一半
可是我漲奶的速度還未減緩 夜晚其實很難入睡
需要一段時間 我倆才能逐漸同步
等到同步的時候 就是我享受母奶哺育的美好時候了
既輕鬆又自在
Jessica, 我家小子目前1歲3個月, 早上9:00以後, 白天喝一次母奶100c.c., 其餘吃2次食物泥(燕麥,糙米,蔬菜,瘦肉一起攪打的)或麵線,偶爾會泡四物麵茶給他喝,晚上7:00以後便是親餵時間, 睡前1次食物泥, 目前約長12顆牙, 但以後若真的母奶不夠, 晚上只是喝心安的嗎?
給三娃的媽
副食品吃的好 不吃奶粉也很ok
我們好幾個奶娃 都不喝奶粉
甚至任何的奶製品都不吃
其實不是喝奶 營養才夠 很多東西都很營養
看母親怎麼餵養
當然奶粉是最方便的一種
我在小孩吃不好 有喝奶粉的時候 是真的覺得心裡上比較過得去
現在就隨便了 要吃就吃 不吃拉倒 哈哈
恩 當志工不錯ㄚ 我們應該還算適合
不過說真的 在哺乳期比較有動力
對新手媽媽也比較有說服力
如果能做到一直有人接替 哺乳ing志工對新手媽媽的指導 會很實際
看的到正確的含乳 擠奶 也可以在嬰兒成長期間互相幫忙扶持
心情上也會比較有同理心 有的時候互相訴苦也是一種舒發和鼓勵
雖然我生了3個娃, 只有第3個娃是全母奶(目前1歲3個月, 仍進行中), 全歸功於柳大姊及餵母奶的同學幫忙解惑, 就是在產前沒有接觸到母奶團體, 而在住院期間因漲奶也差點放棄餵母奶, 能撐到現在, 也要感謝婆婆, 目前配合白天至少餵一次母奶(用湯匙餵), 缺點是兒子不喝奶瓶, 不過也只有這個過渡期, 想問柳大姐, 母奶可以餵到什麼時候, 之後斷奶就一定得喝牛奶嗎?
唉!
我就是一個在產後才知道這些操作與資料的典型例子,所以我家阿卜是大蘋果誤打誤撞養大的,不過受惠的是我身邊的朋友,而且母乳支持是件重要、必須的事,尤其是在大環境受到污染的情況下就算不是這樣,在母乳哺育的過程中親子的互動也是件很棒的事!
像我雖然阿卜已經在去年九月斷了吸ㄋㄟㄋㄟ的動作,但是大蘋果還是好想念那個與寶貝親近的感覺喔!
母乳萬歲,柳姐加油!